banner
niracler

niracler

长门大明神会梦到外星羊么?
github
email
steam_profiles
douban
nintendo switch
tg_channel
twitter_id

興趣點極度分裂的時代

現在無論是什麼圈子都是這麼撕裂。很久之前就在想這個事情,但一直都是草稿,今天湊數發出來吧。不過我感覺我還是 handle 不住這種主題。

CleanShot 2023-09-06 at 23.35.23@2x

主要是一些零散的想法

舉目四望,空無一人#

怎麼說呢,現在基本沒人能跟我聊番劇, 公司同事也基本不看動畫的。即使能聊番劇也很難聊到同一個番劇,再者即使能夠聊到同一部番劇,也很難有相同的觀點。我想起高中時,跟同學在排隊打飯的時候還在聊《命運石之門》的「世界線變動」的事項,在飯堂嚴肅地討論我們當前的行為會如何改變世界線。座右銘還是什麼「命運的齒輪在不知名的地方轉動著」(我大學之後才知道什麼叫中二病)高中時光是我的至福時光,不為別的,就為那幾個天天聽我吹水的朋友。是吧,xxx 助手,我給你的組織專用筆記本你還留著吧?

以前在追一部作品時,很喜歡去猜之後的劇情。高中大家去猜《東京喰種》裡哪個是獨眼之王的時候,真的是每週一個答案。高中我沒有手機,為了能看這週日晚更新的漫畫,大家都是在宿舍深夜傳遞著某個富豪同學的手機輪流來看的。而現在沒有朋友可聊的情況下,我漸漸對作品的深入程度變低了,能理清作品的時間線已經很難得了,甚至可能看完之後會在想「那個角色叫什麼名字?」。畢竟在看完的時候不跟別人去聊這個事情的話,其實很難有什麼深刻的印象。

缺少共同的想像#

我好像想通了,這個時代與上一個時代的較大的差別,其實就是電視。雖然我沒有論文作為支撐,但我覺得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了這種共同的想像,以至於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極度拉大了。尤其在大城市中,因為大城市中的大家都是從各個地區來的背景各種各樣的人。他們幾乎沒有類似的相似的過去,喜歡的東西也各不相同。原子化社會,像孤島一樣的大城市中的打工人,這麼說其實不太對,其實即使不是大城市也會有這樣的情況,根本的問題就在於「外地人很難在異地能達到自己的身份認同」。《NANA》裡面其實也是這麼一幫人。

從大學開始就這樣了,我其實挺詫異於大家在說的星空衛視,我竟然從來沒聽說過。從那一刻開始,我才漸漸明白「我們有著不一樣的過去」。而且,某種程度上在年齡超過一定限度之後,其實有點難接受別人的興趣愛好,總有一種 NTR 的感覺。這樣就更難做到跟隨周圍同事的興趣,或者說讓周圍同事跟隨你的興趣。

虛無縹緲的社區 - 解法或許是面基?#

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想這個問題。現在這個時代,即使再小的圈子,都能有一定數量的人群。只是那個人群可能是在網絡中,讓人顯得是如此的虛無縹緲。如何承認並擁抱賽博網絡上飄渺的人際關係?若將文字看成一維的話,一維的人實在是很難深刻起來啊。很多時候,真的是一輩子都不會再遇上之前在網上跟你交流過的那個人了。

數字移民也是一樣的孤獨。

所以才需要這麼多面基的事情吧,面基是真的有意義的,讓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形象在多維度的因素上構建起來。

像老媽有一群一起跳廣場舞的朋友一樣,那得天天多開心啊。(就不用像我現在天天去異世界尋求安慰了

前記#

這是我最開始在一年多前寫的一段

我真的很享受那種「 跟別人分享自己看過的那種故事 」的感覺。尤其是周圍的人興趣愛好都跟我不大一樣的時候,這種感覺更是尤為強烈。興趣愛好跟你相似的人永遠是可遇不可求的。尤其是上大學之後,大家的興趣愛好都基本上定型了,真的很難做到向別人推薦作品了。怎麼說呢,大家的時間好像是永遠都不夠用,大家都為自己前行的方向而奔波勞累,再者是被自己的興趣而填滿而沒有容的下與他人交流的時間,而又或者 「 害怕被傷害而遠離他人 」 。人與人之間就好像一座座孤島。

那種善於傾聽別人觀點,能夠看「 別人推薦的作品 」的人,是一種很棒的人,是一種很棒的優點,他們眼裡不會只有自己。實在是很容易被人喜歡。

我則是相反的人,我總是輕易地想強制地改變別人,尤其是那些比我稍微弱勢的人。從不聽取別人的意見,別人推薦的作品我都不會去看,別人喜歡的東西我都不會去喜歡。就是這種感覺。當然,在別人推薦前我還是可能去看的,而在別人喜歡前我也可能會喜歡上的,我就是那種「 永遠被自己的興趣所填滿的人 」。我常常怕被別人看不起,但其實我才是那個最看不起別人的人,太自私了。就像小學的時候常常拉很多同學來我家看我玩電腦一樣,當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就將別人拋到腦後了。「 與別人不一樣 」,那可能就是我喜歡 acg 這種小眾的東西的理由吧。

參考連結#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